中国组织人事报关注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丨四支经理人队伍全周期服务企业成长 | |
|
|
近年来,江苏省泰州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,通过实施人才工作“书记项目”,重点建设技术、孵化、投资、职业四支经理人队伍,以人才增值服务精准对接企业成长全周期需求,推动更多科学家变身企业家。 打造技术经理人队伍,护航初创企业跨越“死亡之海”。以投促中心招商人员为主体,打造了一支47人的技术经理人队伍,专注推动科技成果供需对接,已累计促成技术交易额超5亿元。借助“泰州日”等活动,对接复旦大学、中国药科大学等20余所高校,推动30多家企业开展50项联合研发,打通校企技术合作通道。 建强孵化经理人队伍,助力成长企业抵御“暴雪严寒”。成长期药企普遍面临研发资源投入大、政策理解不到位、资质申报流程复杂等“进阶困境”。一方面是企业想加速成果转化,却受困于高端仪器购置与运维成本高、标准化实验室投入大等“高研发门槛”;另一方面是优质研发资源“沉睡”,难以精准匹配企业实际需求。泰州医药高新区推动疫苗工程中心25名研发服务人员转型为产业孵化经理人,既当政策解读的“代言人”,为企业提供生物医药专项补贴、税收优惠等政策辅导,又当申报服务的“店小二”,协助完成临床试验备案、生产许可证申报等关键事务,帮助企业少走政策弯路、抢占资质先机。依托生物制品、医疗器械等专业孵化平台,他们为企业提供设备共享、检测服务和工艺开发一体化解决方案。目前,该中心已成功孵化项目68个,获评首批江苏省标杆孵化器。荃信生物在孵化经理人团队协助下,高效完成长效自免双抗产品的工艺开发、临床样品制备与国际审查,节省时间3—6个月,降低成本约30%。 组建投资经理人队伍,推动发展企业冲破“资本迷雾”。融资约束一直是制约生物医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难题。传统资本追求短期回报,与企业长周期研发需求错配,导致许多优质项目陷入融资难、扩张慢的困境。泰州医药高新区推动华银金投深度融入人才服务综合体,组建了一支全员持证(基金/证券从业资格)、80%以上具备中高级职称的投资经理人团队,为企业量身提供“耐心资本+耐心陪伴”的综合投融资服务。推动设立50亿元大健康产业母基金,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,缓解扩张期资金压力。依托“海棠湖下午茶”等品牌活动,全年开展金融与市场赋能对接86场,成功为28个项目匹配资金38.9亿元,协助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端人才136名,项目匹配成功率达85%以上。 培育职业经理人队伍,赋能成熟企业闯过“上市险滩”。成熟期企业虽具备登陆资本市场的潜力,但仍面临上市流程复杂、合规要求高、资本运作人才匮乏等挑战,容易深陷“上市险滩”。泰州医药高新区通过发布医药产业岗位描述和薪酬指南等举措,以股权激励、绩效对赌等激励方式,助力企业建立了一支具有生物医药产业背景的职业经理人队伍,其中,86名具有上市公司工作经验。北大法学硕士张阳阳经医药园区多岗位历练,通过职业经理人选拔渠道入职中慧生物担任董秘,在企业上市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,显著强化了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能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