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客户端关注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丨长效考察机制激活干部队伍“一池春水” | |
|
|
近期,江苏泰州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泰州港经济开发区举行的招商推介擂台赛,为招商干部搭建了展示风采、交流提升的实战平台。招商干部们化身“推介官”,围绕产业定位、园区优势、目标客户等,以模拟推介的方式生动展现园区优势,解读项目招引思路、产业链规划,也展现对园区发展的深度思考。“举办招商推介擂台赛,既是为大家搭建自我展示平台,也是动态发现储备干部的有效途径。”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,泰州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、管理办公室主任杭绘东说。 近年来,江苏泰州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将功夫下在平时,坚持系统化布局、周期性推进、全方位透视,让考察成为干部履职“心电图”,通过长效监测推动干部对标竞跑,实现干部工作从“相马”到“赛马”的质变,以高素质干部队伍赋能高质量经济发展。 多维评价,为干部精准“画像” 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打破传统“上对下”的单向评价模式,将选人用人工作重心前移,构建起“单位日常自评、板块上下互评、领导全面点评、会议专题研评”的递进式评价矩阵。 在具体实施中,单位采用“组织评定+领导意见”的方式开展“日常自评”,形成干部队伍建设自评报告并提出相关人选建议。机关部门结合条线工作评价园区、镇街领导班子,实现“上对下评”;园区、镇街、医院、学校等基层单位评价对口机关部门领导班子,实现“下对上评”。分管区领导对其分管部门、联系板块的领导班子运转状况、干部履职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。 在此基础上,以部长专题研究会的形式,结合领导班子空缺和调整配备需求,逐班子开展专题研评,对班子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和干部适合到什么样的部门进行双向研判,实现干部“成像”多维合成、干部信息立体全面。 周期扫描,动态跟踪干部成长轨迹 以往,干部考察多集中在换届或提拔前,依赖民主测评和集中谈话,容易出现“平时没印象、考察靠回忆”的问题。对此,该区将考察视角延伸到平时、战时、关键时,穿插季度实绩写实、突发事件专项调研,实现考察周期性全覆盖。 该区突出差异化考察策略,对党政正职每半年开展一次无任用考察,动态补充干部表现信息;对新任干部推行季度成长透视,及时评估人岗匹配度;对财政、审批、人事等风险岗位,实施关键节点廉洁回访。同时,加强与纪委、信访、审计等部门的联动,实现数据共享。 今年以来,该区已累计考察部门单位55家,掌握专业型干部233名、“老黄牛”式干部102名,提醒谈话廉政风险干部7名。 结果导向,让考核成为“指挥棒” 该区构建“考用结合”闭环机制,让考察结果由“软指标”变成“硬约束”。 落实“双考双反”制度,将考察情况书面反馈给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干部本人,并开展分层分类谈心谈话——优秀干部优先提拔晋升,实绩突出但资历不足的开放“破格通道”;对不胜任岗位的干部及时调整,基本称职干部进行诫勉谈话。近两年,已有13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被调整岗位。 针对考察中发现的干部能力短板,该区构建起“格物讲堂前瞻视野、专业化培训赋能发展、唯实唯勤讲习所推动工作”的培训体系,深化“招商菁领”计划,安排潜力干部到招商等吃劲岗位墩苗历练。同时,依托调研式考察结果,对专业背景过硬的干部实行“二次开发”,近两年调整25名专业干部回归专业岗位,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