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客户端关注海陵丨用好考核“指挥棒” 释放发展“新动能” | |
|
|
今年以来,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通过优化综合考核机制,紧扣“大抓经济、大抓产业、大抓项目”重点部署,持续做好聚力攻坚的双考文章,激励干部担当作为,推动区域发展活力持续迸发。 重塑考核体系,树牢干事导向 “镇街园区‘赛道’重组后,重点一目了然。城西街道被划为I类,项目经济指标权重更高,压力和动力都来了。”海陵区城西街道考核工作负责人说。 这一变化源于海陵区分层分类设置考核“赛道”,根据镇街园区资源禀赋和发展方向,将其分为重点发展制造业与重点发展服务业两类,合并2大园区、5大镇街为I类,其余街道为Ⅱ类,让大板块竞争危机更足、多作贡献,让小板块竞争动力更强、创新突破。 此外,海陵区严格落实基层减负要求,指标体系更加精简,计分方式更加科学。一律删除责任和发展主体不是镇街园区的指标,让镇街园区把更多精力放在抓落实、见实效上来。 精准设置规则,聚力主责主业 今年以来,海陵区相关部门协同攻坚,锚定服务业发展“137”目标培育新质生产力,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,紧扣“泰享消费·聚惠海陵”主题,结合以旧换新系列活动,推动实现商贸领域消费扩量提质。在今年的综合考核体系中,海陵区进一步鲜明发展导向,针对机关部门,设置“推动经济增长工作完成情况”等个性化指标和加分项,着力推动市考成绩和地方发展同争先。 同时,为让考核既接“天线”又接“地气”,海陵区针对镇街园区创新设置“项目攻坚”“经济发展”“社会治理”三大模块,新增“预算执行管理情况”“国内贸易增量贡献率”等关键指标。根据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,差别化设置指标分值,将分值向服务业、生态环保等领域倾斜,做到既突出主线,又体现特色。 健全闭环机制,点燃创优动力 “任务清单化、等次梯度化、结果精准化,这套闭环机制让考核真正成为‘加油站’。”海陵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杨茂旭介绍。更关键的是,考核结果与干部晋升相挂钩。海陵区出台高质量考核“奋斗指数”,将干部实绩转化为“可视化”数据。目前,已有多名在高质量考核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获得“奖励性晋升”,干事创业的氛围愈发浓厚。 从“按指标考核”到“以考核促发展”,海陵区以考核机制创新为支点,正撬动区域发展加速跑,朝着“千亿主城”“幸福标杆”的目标稳步迈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