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化市:多措并举,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
发布时间:2024-07-09 16:49 信息来源:先锋泰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
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,是党的活力源泉。近年来,兴化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,突出在教育管理、提高质量、发挥作用上聚力用劲,创新有效举措,完善制度机制,着力打造全面过硬的水乡先锋党员队伍。

优结构,补短板,着力提升党员发展质量。严把发展党员“入门关”,在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中,更加重视从质量上保证党员队伍的健康发展。创新实施“积分制”。坚持靶向发力,从加强党员发展工作入手,谋划制定《兴化市党员发展过程“积分制”管理办法》(试行),以看得见的硬指标,推动党员发展工作由“主观定性”向“量化定性”转变,让党员发展工作更加精准精细、更加注重实践实效。用好用活“点供制”。拿出全市超11%的党员发展指标,对乡村振兴青年人才、农民工、产业工人、知识分子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优秀分子“点供”入党。组织牵头单位、行业主管部门研究确定“点供制”实施主体及适用标准,联合精准摸排“点供”对象,重点培养和帮带,真正体现“点供”一个、激励一片。严格落实“纪实制”。以“写实性”记载发展程序、培养教育、职责责任、发展材料“全过程”,确保发展党员全流程有迹可循、合法合规。

重规范,求实效,着力加强党员队伍管理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,最基础的就是要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,注重严管与厚爱相结合,让党的肌体拥有更多“活力细胞”。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。发挥“兴好有爱,流动有家”党建品牌既有优势,依托“智慧党建”云平台,动态抓好全市10515名流动党员管理信息。制定流动党员综合党委年度工作要点,市镇一体推进、一体落实。向107个流动党员流入地组织部门致函,商请纳入流入地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。依托14家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,组织开展“新乡贤 兴乡村”系列活动,让流动党员“有家”更“有为”。规范组织生活。规范落实“三会一课”,围绕“多方审、集中观、严格查、认真评”,推动主题党日渐行渐优。将组织生活作为基层党员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,建立组织领学、老乡帮学、微信送学、交流悟学、集中共学的“五学联动”机制,引导广大党员原原本本、逐章逐条学习《条例》,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全覆盖、无盲区。强化党性教育。把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发展对象、党员培训的必备课程,依托全市39家党支部书记工作室、20家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等教育资源,开展红色研学活动,接受红色文化熏陶,以直抵人心的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始终与党同心同德。注重关心关爱。持续完善党内关爱重点对象信息库,扩大覆盖面,严密组织省、泰州、兴化三级党内关爱对象申报,统筹做好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的统计工作,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党员“暖心凝心”活动,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荣誉感、归属感、使命感。

创载体,树典型,着力激励党员发挥作用。着眼党员作用发挥,引导广大党员在一线实践、服务群众、中心工作中当先锋、作表率。抓“放亮”项目,促党员整体树形象。围绕近两年优秀项目,出台项目路径指引,聚焦党员作用发挥和群众“急难愁盼”,指导各村(社区)按照“移植升级+自选或党委交题”模式开展立项,上半年推进实施521个“放亮”项目,形成了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。创平台载体,促党员为民践初心。持续深化“三个一线”行动,组织开展“机关下基层、服务进村居”行动,每月确定1个服务主题,至少到10个村(社区)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文体活动、健康服务、技能培训等各类服务活动。组建243支服务队,7300余名在职党员前往社区报到服务,至少为身边群众办1件实事好事。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联系企业“百千万”行动,711名党员干部直接联系2823家企业,目前已收集问题454件,办结275件。树先进典型,促党员学习有榜样。综合运用党课故事、“知行”成长沙龙、网络平台宣传推广好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王小娟、“江苏省百名示范村(社区)书记”李维月等一批具有时代特征、感染力强、实绩突出的党员先进典型,形成学典型、创先优的群体效应,切实推动广大党员主动对标看齐,争当先进,以模范行为为党旗争光添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