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州市姜堰中医院:党建赋能催生“四提四少”,优化服务体验“真情实感”
发布时间:2024-05-28 16:35 信息来源:江苏先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
今年以来,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,围绕“创名院、建名科、树名医、扩影响、提效益”的总目标和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的要求,通过强化党建引领,开展的以“管理提效、科技提速、作风提优、内涵提升,让患者少折腾、少费心、少跑腿、少花钱”为主要内涵的活动,全方位提优患者就医体验,全领域深化“五型医院”文化建设,全覆盖打造“书香型”“人文型”医院,持续放大医院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。获评“2023年度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”荣誉称号。

党建植根科室,提升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

抓稳党委这个核心。充分发挥院党委“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作决策、促改革、保落实”的领导作用,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,认真落实党委会“第一议题”制度和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,不断提高医院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。坚持“人才强院”战略,建立高层次人才推荐奖励机制,优化高层次紧缺型人才“引留培用”激励办法,引进各级各类人才26名,其中高层次人才19名。坚持“能者上、庸者下”原则,新提拔中层干部4名,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3名,将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4名,1人被遴选为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,实现了医院人才“梯队”的良性发展。 

抓牢支部这个根本。推进“支部建在科室”工作,坚持“便于管理、应建尽建、建在科室、发挥作用”原则,以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为契机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、委员,党支部由5个扩增至15个。新任支部书记党建、业务“双带头人”比例为93.3%,委员选派青年党员任职,真正把党建工作的链条延伸到每个科室,使每个党员都能及时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,有效解决“大支部”带来的问题。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,出台支部书记绩效考核管理办法,推行党员个人积分制管理,强化党员红色教育,促进党务、医务、服务“三务”融合共建,助力实施党旗飘在一线、堡垒筑在一线、党员冲在一线“三个一线”行动。 

抓实项目这个载体。强化运用“三融、五型、九化”工作法,巩固“党建+1123+N”品牌项目建设成果,继续推进党建赋能“131”工程和“新三甲”创建,扎实开展“四提四少”活动,确定4个“一支部一品牌”项目、25个职能科室创新项目建设计划,将项目建设与各领域工作有机融合,以项目建设补短板、强弱项、扬优势,促进提高效率、提升效能、提优服务。加强品牌创建意识,医院党建赋能“131”工程被央视发现之旅“聚焦先锋榜”专题采播,《以“1123+N”党建品牌引领人才队伍建设》入选全省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创新案例,系全市唯一。医院党建品牌影响力、传播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放大。 

主诊医师落地,提高学科竞争力和服务力

建组织、搭框架。建立健全主诊医师管理架构,成立主诊医师管理领导小组,下设主诊医师负责制资格审查专家小组,定期组织推进主诊医师遴选、聘用、培训、考核等工作,进行全流程、规范化管理。印发《主诊医师负责制实施方案》,针对临床诊疗能力、学科进展情况、科研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设置客观量化的考核指标,制定主诊医师定期考核评价标准,作为主诊医师考核、聘用的主要依据。目前全院共设立54个诊疗组,其中骨伤科设立14个诊疗组。 

明思路、定举措。主诊医师首先从党员中产生,明确主诊医师诊疗组分工,主诊医师作为组长,负责本诊疗组的全面事务,实现门诊、住院、手术、随访的一体化转归和诊疗流程的无缝衔接。主诊医师负责制实现了将传统模式的“以疾病为中心” 转变为“以患者为中心”,促进医疗服务改进和质量提高。医院门诊人次同比增长25.13%,住院人次同比增长28.66%,手术台次同比增长16.97%,患者满意度由96.54%提升至98.71%,平均住院日由8.39天降至7.78天。 

强学科、重融合。院党委坚持以支部统领学科发展,将党组织和学科建设深度融合,彰显“雁阵效益”。严格按照建设标准,积极创建创伤中心、卒中中心、胸痛中心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,积极推进VTE(静脉血栓栓塞)防治建设,全方位提升诊疗能力。目前医院省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、市级重点专科8个,市级康复专科联盟牵头单位1个。与5位省内外知名中医大家建立专家传承工作室,推动医院专科建设、人才培养和临床综合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。 

创新工作举措,提优服务支撑力和保障力

注重流程提能。深入实施“五项行动”,围绕打造暖心医院,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。制定全院床位统一调配管理办法,推行全院一张床。出台《关于加强计划性出院的管理规定》,全院计划性出院占比75.25%。实施“一次挂号管三天”,每月平均为732人免除10980元挂号费。发挥党员志愿者作用,制作党员病员联心卡、医患互动交心卡,开展“多嘱咐一句”“陪诊志愿服务”活动,不让患者走弯路,让医疗服务更有“温度”。

强化信息赋能。推进以“智慧管理、智慧医疗、智慧服务”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医院建设,提升智慧服务水平,优化预约诊疗、在线支付、互联网诊疗服务,加强与智慧服务系统医保支付系统对接,进一步优化在线挂号、缴费和查询报告等服务,减少患者往返医院及科室间的次数。设置智能语音和助老服务模块,通过自动拨号、志愿者远端协助等方式,方便老年患者获得在线诊疗服务。全面实施移动查房、移动护理、质控指标信息化,全面推行互联网+各领域信息化,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和便捷医疗。 

践行公益聚能。举办“堰归来”——“乡贤名医义诊”活动,实施党建引领“医心为民”共建,每月统筹安排4支工作队到4个社区(村)开展“医心为民一线行”活动,提供一场常见病诊疗、一场健康宣教和一场重点人群上门健康指导“三个一”服务。对医共体成员单位开展“四个一”(一次坐诊、一次讲课、一次手术、一次查房)帮扶服务。设立院内顺丰快递驿站,实行“中药代煎、免费快递”便民服务,每年减免费用7.8万元。投入2万元为结对共建社区改造无物管老旧小区下水道和损坏路面。实施“为爱撑‘腰’”“有爱‘介入’”“幸福康健”等公益项目,累计为156名困难特殊人群提供疾病筛查和医疗救助,发放救助金23.81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