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化市:“党建+”引领强村富民“新路径”
发布时间:2023-05-06 12:23 信息来源:市委组织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
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”要求,兴化市坚持党建引领,围绕“党建+”发展模式,制定《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》,在聚人才、强产业、优生态上做文章,致力走出一条强村富民新路径。

“党建+人才”,建强带富力量。选好“领头雁”,配强“当家人”。突出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,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培训,深入开展村干部能力大比武拉练观摩活动,不断提升抓党建、抓治理、抓服务的能力,形成“头雁”抓、抓“头雁”的工作新格局。持续深化党员干部考核管理,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给予动态鼓励激励,发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。放大乡村振兴人才“激活效应”,制定人才集聚助力高质量发展举措,实施“人才兴村”计划,推进“引凤筑巢”工程,不断促进人才“蓄水池”扩容更新。

“党建+产业”,做大经济总量。大力发展乡镇产业资源,造就“富民路”。加大各乡镇与市“两区三园”招商引资合作力度,实现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。围绕“稻虾共作”“稻蟹共作”等高效规模农业、现代产业体系延链补链强链等抓项目储备,加大项目招引力度。发挥党组织凝聚力、战斗力强的优势,与泰州金控集团、兴化农商行等开展政企银党建共建活动,探索“村企联建、支部联动、党员联学”的党建融合发展新模式。着力深化产业链、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创业型党组织建设,以组织设置创新带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,形成抓党建、兴产业、促发展的良性互动。

“党建+生态”,优化发展格局。发展生态产业是打开致富惠民之门的“金钥匙”。兴化市各乡镇(街道)积极贯彻生态振兴要求,中堡镇将大纵湖治理作为年度“书记项目”,明确专班成员分别负责水环境治理、网格联动、建设规划、招商引资、宣传推介等工作;大营镇以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宜居村庄创建为抓手,持续提升镇村人居环境,建立“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的治理方式,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回头看、沿线河道整治、农田退水和蟹塘尾水监管管控等工作。同时,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,在优质粮食、绿色果蔬、特色渔业等领域不断发力,持续放大龙头企业示范效应,致力做大做强本土品牌,助推生态绿色产业健康稳步发展。

下一步,兴化市将不断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方法途径,持续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根基和人才支撑,推动党建引领优势有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效能。